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
作者:向 健  文章来源:《党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2/星期日 17:12:0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党员干部是否具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

  ●走出能力认识上的误区,全面审视自身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差距。

  ●牢记使命、刻苦学习、躬身实践、求智于民,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胡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建设、不断开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党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要实现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既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作保证,也需要领导干部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旺盛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但归根结底,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过硬的能力素质。当前,我国既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又处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较大、面临困难和挑战较多的时期,特别是最近国际金融危机呈现持续蔓延之势,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些都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考验。能不能团结带领群众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统筹兼顾、驾驭全局的能力;能不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能力;能不能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能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应对风险、化解矛盾的能力。可以说,没有过硬的能力素质,再科学的理论、再美好的蓝图、再健全的制度都是无法实现的。

  近年来,各级党委采取多种途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战略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推动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不相适应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突出表现为: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够扎实,领会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片面理解和模糊认识。二是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封闭保守。三是推动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欠缺,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四是发展理念滞后,存在只见物不见人、只求快不图好、只顾片面发展不讲全面发展、只重显绩不重潜绩、只顾短期政绩不顾长远目标等问题。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上的“短板”,就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对评价能力素质、加强能力建设还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同志把“高学历当成高素质”,认为有了一张文凭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不在提高实际工作本领上下苦功;有的把“资历老等同于水平高”,不愿意迎接新挑战、接受新事物,经常沉浸在“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中;有的把“职务高视为本领强”,以为随着职务的提升,能力水平自然水涨船高,等等。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必须走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审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身能力素质的短板和弱项。看不到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认识不到问题就是最危险的问题。一个班子、一级领导,既要看到自身“行”的一面,更要看到自身“不行”的一面,不能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陶醉在“我的思路最可行、我的方法最管用、我的素质最全面、我的能力最胜任”的幻觉和错觉中。实践是检验能力素质的最好镜子,群众是评判能力素质的最佳标尺。只要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有差距,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就必定有欠缺;只要群众有不满意之处,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就必定有不胜任的地方。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渐进的过程,没有秘诀可寻,更没有捷径可走。那种浅尝辄止的学习、“速成式”培训、蜻蜓点水式调研,都是无法有效提升能力素质的。唯有以孜孜不倦的精神、以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能全面深入持久地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把牢记使命、强化责任作为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强大动力。使命强化责任,责任呼唤能力。党员干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积极实践者。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发展得快与慢、好与差,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密切相关的。有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能力素质才会有无穷的动力。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肩负的职责使命,不断强化“领跑”意识,始终抓住能力素质这个关键,努力打造领导科学发展的过硬本领。

  二要把抓紧学习、刻苦学习作为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都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都应该成为学习型团队,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学习的表率。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始终保持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业务恐慌的紧迫感,自觉把学习作为经常的、不间断的任务,当成人生目标、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融入工作、融入生活,推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学习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改善知识结构,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

  三要把深入基层、躬身实践作为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的最好平台。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历来是我们培养和造就党员干部的重要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创新、深入探索的艰辛过程。现实往往是这样,越是复杂,培育的素质越全面;越是深入,锻炼智慧越深邃;越是艰苦,孕育的能力越高超。一名领导干部,如果远离艰苦的实践,绕过复杂的矛盾,回避棘手的问题,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提升能力素质的最佳途径和绝好机会。只有主动到艰苦的基层去锻炼,到改革发展的前沿去锻炼,到矛盾困难集中的地方去锻炼,才能更快地提升能力、增长才干。

  四要把问计于民、求智群众作为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素质的不竭源泉。毛泽东同志曾经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有真正放下架子,善于向群众学习,敢当群众的小学生,才能弥补能力素质上的不足。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当成最高明的老师,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打成一片。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策,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力量、集中群众智慧、引领群众实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不断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党员干部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决定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

  2.党员干部应该如何提高自身推动科学发展能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