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运用,成为“瓶颈” | |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8/星期三 10:01:1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一、2004年试卷、考试大纲分析
1.2004年的物理试题题量减少,总分不变;实验加强,计算趋缓;重点突出,核心力电;不再压轴,题目连片。 全卷120分中,力学和电学为102分,占85%。热、光、原共18分,占15%。12道题共考查了《2004年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5个,只有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两单元未涉及。 2.2004年《考试大纲》新课程版增加7个“学生实验”: 考点110-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3.2004年《考试大纲》新课程版删去了4个“内容”: 二、考生答题问题 从2004年高考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基础不牢,知识欠缺a.一无所知,出现盲点。b.一知半解,不深不透。 例如2004年22题的主要错误:(1)未分压,滑动头与端点相连,R与电源并联。(2)两表换位,开关接在支路上,符号不规范,箭头不画,电源不画。(3)接线:开关画在支路上,接线点不清,如接在变阻器的角上、滑片上、金属杆两端、接线交叉点不清。(4)公式推导?①错误②带数据,不带单位等等。 c.记忆不牢,错误百出 2004年的25题零分率高达41.49%,有些考生连v2=2gh都写不出来;03年第24题中子星问题,里面有一个方程GMm/R2=mω2R,有的考生向心加速度公式记不准确,写成了mv2R,mωR,m2R。 2.思维混乱,难以“链接” 物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很多同学常常提问说:听物理老师讲课都能听懂,就是自己不会做题,这是为什么?有时下不了手,有时做了一半就做不下去,无可奈何,望题兴叹。核心问题是思维能力跟不上,一般性知识与具体题目“链接”不上去。 3.数理运用,成为“瓶颈”。 要突破这一点,可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计算能力的自我提高;有意识强化计算能力的锻炼;专题练习?如力学多用三角函数和代数(方程);磁场多用平面几何;热学原子物理多用大数运算,特别是指数运算等方法。 4.书写混乱,无板无眼 a.缺乏必要的文字说明。如物理量的设定,研究对象的交代,时间空间的说明;方程的依据等。 针对很多学生仍然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不清的事实,为了防止知识点遗漏,建议按考试大纲的顺序编排,实验部分可以穿插其中,也可以集中组卷。这一工作实际上起到“梳辫子”的作用,也可以说是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和考查。 2.专题训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