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教育首先从尊重学生的发展开始
作者:余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19/星期五 10:51:2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一行四天的心得交流,让人感慨良多,20多年前,想必黄高的领导老师也是这样出去交流的,评价的标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就得虚心的学习,不是学一些表层面的修补。

    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当然我们也会找各种的借口来抵制。比如走班制,我们的班级人数确实大,硬件设备确实不是一步能到位的,财政投入肯定是有限的。黄冈中学和十一学校本是两个很不一样的个体,不管谁去模仿谁,都注定不会取得同样的成绩。但从李希贵校长的侃侃而谈中,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尊总人性的发展,真正从学生的发展来搞教育。

    首先我们回归原点来看人,人是什么?人类几千年来发展,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国内外不同人群的发展与制约,一针见血的告诉中国人,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担负一代又一代人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昌盛的重大使命,那就是责任、使命。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今社会,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人的思想在不断遭到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不断的消亡,特别是当今青年儿童,在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懒惰、没有尊卑、不讲信义、没有廉耻等等。而我们的学校一直在上级的指挥棒下,追求成绩,争名夺利,鞭打老师,“迫害”学生,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当做荣誉取得的工具。家长关注的也只是语文考多少分,数学考多少分….,小学学好了,考个好中学,中学考好了考个好大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以自我为中心,私利之心甚重。而我们的老师在学校、家长、社会的三重压力下,也只能把教学重点放在抓学生成绩上,考不好领导要批评,家长要投诉,每天只能机械重复的讲呀练呀,完全把孩子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不顾学生的感觉。孩子的道德品质得不到培养,相反由于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性格品质畸形发展,导致各种事件的不断发生。

    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真正要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责任和历史使命,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把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们来继承和发扬,让孩子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善、美”,知道什么是“忠信礼义,孝义廉耻”,继承发扬爱国、爱校、爱家、爱亲人、爱同学、勤俭节约,勤劳勇敢等优良品质。

    育人根本在于育,学校的教育活动更要不能忘本,育是核心内容, 育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道德观不能丢失,应有的传统美德要根植于学生心中,让他们以善胜恶。我们的学校教师要通过大量的传统美德教育,传统节日教育,以及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提升我们孩子的品质,真正成为国家之栋梁,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