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高中学生结对感言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8/13/星期四 16:37:4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7月27日上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18位高中学生在领导老师的带领下来我校交流访问,我校18位学生同他们一一结对,共同体验中国课堂,并陪伴他们游览遗爱湖公园和东坡赤壁。美国学生还在我校结对学生家中住宿,体验了中国家庭文化,共进中式晚餐。我校学生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以下是他们的感受。

从美国学生身上学到的
何纤纤

    首先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们可以有机会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高中学生进行深入友好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拓宽我们的视野,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我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此次有机会能成为对外交流访问活动的一员,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每一位参加的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一起度过了充实快乐的一天半,每个人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热情。我校的18位同学与对方高中学生团的学生一对一的交流,互相了解了许多美国文化、他们的生活习惯、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家庭生活情况等等。
我们一同参与了一堂汉语课、一堂音乐课、一场中美中学生体育竞赛。在汉语课上,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都非常高,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北京欢迎你》, 并了解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美国学生们对汉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已经能够把这首歌完整的唱出来了。在音乐课上,华老师带我们欣赏中国传统乐器,有古筝、琵琶、大鼓、二胡、葫芦丝等等,华老师精心准备,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十面埋伏》,外国老师和学生们赞不绝口,还邀请了几位同学为我们演奏各种乐器,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同学们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体育竞技中,中美双方的同学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互相交流,增强促进了友谊,提高了团队意识。傍晚,四人一组结对学生家,让美国学生体验中国晚餐,感受中国家庭生活。我们互赠礼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第二天,我们一起参观了赤壁公园,了解了一些黄冈文化,鄂东文明,欣赏美丽的AAAA级景区的秀美风光。 
    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高中学生团访问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也是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都非常高,值得我们学习。
    此次的对外交流及活动有利于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与国外的中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利于我校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教育成果,取长补短,在促进我校的教育水平的同时,促进我校的人文发展。
 

大洋彼岸的熟悉声音
——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院高中代表团交流心得
                     黄冈中学 高二11班 范凯景

    2015年的盛夏用它特有的炎热,在书香弥漫的黄冈中学,迎来了一群金发碧眼、带着一口不甚流利中文的美国学生。我们也有幸和他们一起,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古老大地上一同体验了一天半短暂而丰富的文化冲击,感受汉语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虽然我们与美方学生之间的交流过度依赖英文,但在《北京欢迎你》熟悉的旋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质朴歌词中的热切欢迎,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和生生不息。音乐无国界,中国传统乐器更是别具一格。在音乐教室里,我们仿佛穿越千年,在《十面埋伏》中饮酒《赛马》,而且还亲自玩上一把这些乐器,可是过瘾。下午的篮球比赛并没计分,但大家干得也是热火朝天,咱中国队还是不错的!晚上老外们拿着筷子,体验了一下中国家庭的晚餐,顺便去遗爱湖欣赏了一下山清水秀的黄冈。当然,今天的赤壁上早已不见苏东坡笔下的惊涛拍岸,不过东坡赤壁这个黄冈名片那是必看不可。还别说,虽是故地重游,但这批外国游客倒给赤壁添了不少人文情怀,十分和谐。
    国有界而心无界。交流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文化交融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在中英杂糅的交流模式里,我们与外国友人一道深入体会每一个字后面的深刻含义,一同品尝中国菜肴中的中国味道,一起感知两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一路走来,我也深刻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懂得成长道路上不断汲取知识的重要性,时刻激励自己:“学不可以已。”
    文明趋同,文化求异。在天涯比邻、科技发达的今天,中国风也进入了走向世界的快车道,吹遍五湖四海。大洋彼岸的不同面孔,却因汉语这发自心灵的同一声音与我们连在一起。也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拉近了世界人民彼此的距离,让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向着我们的同一个梦想共同努力!





汉语桥——共筑各国人民友好来往的友谊之桥
—— 新高二(3)班  山妮

    汉语,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是民族传统美好传承的彰显,也是世界各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外国字母的圆润,四四方方的汉字,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束缚,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寓意却别有韵味,反而更具有音韵美。正是这样美丽的语言,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民竞相学习,甚至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汉语热”的潮流。
    前段时间,我有幸能参加汉语桥夏令营的接待工作,陪同来自美国孔子学院的优秀高中生在黄冈度过两天的时光。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是已经足够让我们彼此熟悉,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我们之间相处的一点一滴相信都能成为日后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学校为此次接待安排了非常丰富的日程安排,有歌声洋溢的汉语课堂,Lester为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汉语课,通过教我们学唱《北京欢迎你》这样一首有着特殊意义的奥运歌曲,来表达我们对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友好,高潮部分更是被他改成了“黄冈欢迎你”,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还有彰显民族特色的中国风音乐课堂,华珊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乐器,古筝、二胡、琵琶、大红鼓等,更有学生代表上台演奏,让我们体验了一把传统民乐的独特魅力,美国同学的兴致也很高,纷纷上前尝试,我所接待的同学Audrey更是音乐天赋极高,才刚刚接触不久,就能结合两节课的所学内容,用古筝弹奏出《北京欢迎你》的部分乐章,她本人也表示很喜欢古筝;更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中美学生进行了各类球的比拼,在运动场上肆意地挥洒着我们的汗水,也增进了我们的友谊,他们在运动场上不怕累不怕输的正是体育精神,后来我们陪同参观了历史名胜东坡赤壁,欣赏了大诗人苏轼的著名篇章《赤壁赋》和天下第二行书的《黄州寒食帖》,也引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联想和追思。
    最特别的环节是邀请美国同学到家中做客体验中国的家庭生活。一早父母就在家准备了许多极具中国特色的活动来接待,更是悉心安排了包饺子的环节来体验生活。虽然没有任何经验,包出来的饺子也并不好看,有的甚至惨不忍睹残破不堪,但是我们都为自己能参与其中而感到快乐,并且享受相互调侃,共同帮助,一起进步的过程。共进晚餐的时候,美国同学也显得很期待,像糯米蒸排骨,粉蒸肉,番茄炖牛肉等中式的美食更是有着与西方餐点不同的特色。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筷子用得相当熟练,对中国美食也是赞不绝口,特别称赞的就是饺子,也可能是自己亲手包出来的更弥足珍贵。开朗的Audrey更是大方用并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我爱饺子。”也说希望以后回到美国也能自己尝试包饺子。
    尽管都同为高中生,年龄上也差不多大,但是因为不同的文化熏陶,我们之间也有着许多差异。美国开放自由的学风,塑造了开朗阳光的美国学生,在游览过程中,他们无时无刻不表现出对周边景象的好奇和对异国风光的渴望,不管什么事情都想去尝试,记得晚餐之后我们曾一起到遗爱湖欣赏夜景,她们看见广场舞大妈热情洋溢的舞蹈,也被其感染,争相上前加入她们的行列之中一起热舞,这种精神是我们所值得学习的。明媚得有如向日葵般灿烂的笑容也时常挂在他们的脸上,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也总是不由得被他们所影响着,变得热情、爱笑。
    在交流过程中,美国同学也积极表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其中更是不乏许多学过很多年中文的学生,他们说自己喜爱中国美食,也喜欢中国美景,希望能一直学习中文,了解更多中国传统知识。最后,我们送他们离开的时候,虽然很是不舍,但是我们仍为这短暂的相处时间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而满足,日后也可以通过微信或E-mail的方式继续交流。
    因为汉语,所以相遇,因为热爱,所以了解。汉语为我们各国人民筑起了一道结实的友谊桥梁。
    这是我们的汉语桥,也是世界的汉语桥。

交流就是收获
高二(15)班 王丹凡

    不同国家的文化经过碰撞后将会出现灿烂的火花。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却也使我感触良多。
    二十七号早晨,在我们期待的目光下,美国孔子学院的代表团穿着鲜艳的红色队服从大巴上下来了。我们有些紧张又有些好奇地对望着,找到自己的partner后,开始用英语交流起来。美国的学生们十分友好,说话时会尽量挑一些简单并且好理解的单词,即使我们表达出现了问题,他们也并没有不耐烦。
    我的搭档是个有些婴儿肥的可爱的女生,名字叫Alice,初次见面,她不似我想像中那么的开朗和健谈,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或许是我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她怕我听不懂,所以和她在一起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我提问,她回答。有时她说了很大一串的英文,我却听得一头雾水,实在是羞愧难当。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上完音乐交流课后,吴主任一把我们叫在一起,提醒我们说他关注到一个小细节:美国学生上音乐课时没有一个喝水的,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却一直在喝水。他说美国学生能够克制住自己,而我们却做不到,我们应当在这一点上向他们学习。我听完后,当时心中便感触良多,从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反映出教育的文化水平,是否我们也该从这些小的方面出发呢?
    来的学生大多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当我告诉Alice一些中文时,她便会表现出小女孩般天真的表情,她说她很喜欢中国的文化,也去过很多名胜古迹。同时我也问了许多美国方面的事情,而且我发现中美之间许多地方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着极大的相似。
    在这一天半里的文化碰撞中,我想不仅是提高了英语口语,更多是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这些感悟到的东西就像无形的财富,加深了我们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认识。

美国同学原来是这样的
黄冈中学 高二5班 戚源源

    有幸被班主任推荐在七月二十七号迎接了来自国外的朋友,大多数都是美国的学生。想到美国,首先立马想到的是奥巴马、apple手机、好莱坞、KFC....当然这是一个好的的机会让我更好的去了解美国的一些特点。
    纵观这两天的生活,其实美国和中国在一些地方上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通过和我的结对的美国朋友的交谈,得知在她的学校里可以自由安排课程,我的那个美国朋友会弹钢琴,吉他,相比之下真的有一些自叹不如。但我觉得一个人要学会两种乐器会花上很多的时间,美国的孩子也并不是像某些报道上说的那样轻松的她们有时还会去做做兼职。在上音乐课的时候,美国学生对于中国的古典乐器都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发现他们在打鼓的时候玩出了新的花样,比如把棒槌放在鼓上让它通过另一支棒槌的敲击来震动发出声音,感觉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一个词语,叫做创造。当在教中国歌曲《北京欢迎你》的时候,看着mv中的北京四合院,皮影戏,太极拳时,感受到的是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不知怎么看着美国的学生想到的是科技的力量,确实在意识中是不太一样的。
    到了打球的时间了,个人感觉美国的孩子(我所了解到的只是女孩,男孩子不太清楚)更会打排球一些,羽毛球似乎是不太熟悉的,一个同学和我说美国的学生打羽毛球的时候会打两下商量一会儿打法,也体现出了她们无形的习惯吧。之后便是带结对学生到家中去吃饭,中国的菜和美国的菜式还是很不同的,我问我的那个朋友,她说通常是汉堡包,披萨饼,中国南方主要是以米饭为主食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当然美国更热衷于吃西餐,但到中国来还是要入乡随俗的。
    晚饭过后带她们到遗爱湖去转了转,在休息的时候,美国朋友拿出了她准备的礼物,我真准备收起来,但立马想到了在美国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拿起礼物称赞了几句,我的礼物是用红色的小礼品袋子包装的,红色在中国是吉祥的颜色,代表着红火,希望,吉祥之类的,她当然也很大方的接过来了。在散步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得知美国的孩子都很喜欢宠物的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看到一只小狗,她们会拍照还不断的说“cute”,我的同学的那个美国朋友说她的家里有两只猫,一只狗。并且我注意到了她用的是“he”而不是“it”我留意到了这个细节,真的很温馨。
    再说说牛奶,美国的学生好像很喜欢喝牛奶,但是我以及周围的同学几乎没有人天天喝牛奶的,美国朋友说是为了强身健体,可能牛奶的好处并没有引起我们过多的重视。还有最令我惊讶的是在美国十六岁就能拿到驾照,但是我的美国朋友说她拿到了驾照但并不知道怎么开,而在中国18岁才能学驾车,并且要通过笔试考试和路考。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不仅锻炼了我的口语,而且也对美国同龄孩子的生活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真的十分感谢这个难得的机会!

你好,我的美国朋友
黄冈中学 高二(6)班  付佳琪

    一次短暂而快乐的交流之旅,我们带着憧憬去迎接,用心灵去感受,最后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们与美国同学零距离的交流,这不仅是语言之间交流沟通的大好机会,同样我们也可更好的进行国际文化方面的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两国中学生还是有很多不同。
    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他们特别自信,我接待的伙伴叫苏菲,中国江西人,很小的时候被领养到美国,她身材纤细,但看起来精神饱满,刚和她接触时,我们互相介绍了自己的爱好,她所说的爱好有很多,令人惊叹不已,我问她羽毛球打得怎么样,她微微一笑说自己认为还行,于是,我就更加钦佩她了,真是什么都会又样样精通的奇才啊!
    然而,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想得太美好罢了,下午我们来到体育馆,迎来了一次球技的较量,她们的排球、篮球都挺不错,但是羽毛球真的一般般,至少跟我打的两位。我们是双打,虽说她们技术一般,但她们很团结,每输一次,她们都会讨论一下,总结原因,并改变战略,带着那份自信,有时也会使我们大吃一惊。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技高一筹。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人很自由,但其实他们也很自律,很尊重人。经过烈日烤晒后的我们都很累并且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一瓶水,可在老师讲话时,他们并没有无所顾忌的喝水,也没有表现得自由散漫,而是安安静静的坐着听老师把话讲完。
    如大家所知道的,美国学生都很独立,第二天早上我们带着自己的伙伴一同去赤壁公园,她们在这里虽人生地不熟,但在游玩时并没有跟着我们,而是看到感兴趣的地方就去观察,发觉感兴趣的事就去做,她们很独立,不需要别人的限制。
    经过我和美国同学苏菲一天半的交流,我发现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她们也有很大区别,她们上午8:00开始上课,下午3:10分放学,晚上10:00睡觉,早上6:30起床洗澡做作业,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自己的爱好上,课余时间充足。我们的学习时间更多,课余生活相对少一些,但我们不缺乏个人爱好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国家不一样,国情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国家的富饶与强盛。
    千言万语也无法讲述完我们之间的故事,很开心我有这次机会,有这次触动心灵的体会。

我向老外讲中国文化
高二一班  刘冰洁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于2015年7月27至28日上午为期一天半的中美交流活动终已圆满落下帷幕。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黄冈中学的学生代表来参加此次的交流活动,我们不仅共同见证了中美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也同样收获了宝贵的中美友谊。
    从陌生到熟悉,我们一同参观了美丽的黄冈中学校园;从期待到成真,我们共进中国特色家庭晚餐;从独立到合作,我们共同感受了中国汉字,音乐的独特魅力,一起在体育馆中尽情地挥洒幸福的汗水;从感动到感慨,我们享受着最后的赤壁之游,进行依依不舍的告别。
    在这短暂的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和彼此的美国搭档谈论着中美不同的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以及所拥有的不同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通过“交换视角”,我们也初步了解了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学习研究的方法,就如在汉语课堂上美国搭档们懂得克制自己不随意喝水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然而,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所拥有的开发态度也并仅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着外来文化,也同样需要守住我们自己的根。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我们的根基,丢了根的人是站不稳的。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宣扬属于自己的璀璨的中国文化。唯有这样,中国才会更加强大,这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国度,种族,肤色和相似的年龄背后,我们共同拥有着的是彼此珍贵的友谊,也更应是磨合交流中的彼此学习与进步。
    这是一次富有人文色彩的访问,这是一次中美文化的深刻交流,这更是一次心与心的沟通之旅。愿在在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国能与更多不同的文明进行不断地交流、融合、不断地向前迈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在和而不同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相得益彰。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的我们也更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为中国文化的交流与宣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高二(8)班    倪灿

    7月27日那天早晨,骄阳似火,同学们的心也一样热血沸腾。作为黄冈中学高一学生的代表,我们18位被选中接待外宾的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等侯在黄冈中学文化柱旁。即将迎来的远客是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的朋友,他们与我们同龄,怀着对中国的向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来到这片人杰地灵的荆楚大地。据老师说,这次中外交流是我校继建校100周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活动,它是连接沟通文化教育的桥梁,也展现了我校源远流长的办学历史、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载满欢声笑语的客车缓缓驶入了校园,外国朋友们刚迈下车,便热情友好地向我们打招呼、自我介绍。同学们纷纷找到了自己接待的美国伙伴,我也与结对的Skylar Yoder 结为好友。她热情奔放、善解人意,我们用英语互相简单介绍并互相了解,三言两语尽显中华礼节。随后,我们在文化墙下合影,将这有意义的美好瞬间定格。在高涨的热情中,老师与大家来到会议室举行欢迎仪式。在这里,曹叠峰副秘书长还有何兰田校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并致欢迎辞,与对方代表互相问候、互赠礼物,体现了我校的热情友好、地主之谊。为了让美国朋友们更加了解黄冈中学的办学历史、精神风貌,刘琦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史馆。我校在110余年发展中逐步强大、逐步完善,这其间的种种让他们赞叹不已,而接下来参观的奥德赛楼、图书馆等更让美国朋友大开眼界。其实,我校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可能不及国外一些名校,但教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无私无悔的奉献精神是那样让人敬佩。
    接下来,刘琦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音乐课,教唱《北京欢迎你》这首汉语歌曲。美国朋友们兴致很高,学得很快,那股认真劲儿让我们衷心地鼓起掌来。下午,老师、同学都参与进我校体育馆中的球类比赛中来,在运动场上,我们挥洒着汗水,个个都大汗淋漓,却收获了友情与欢笑,着实令人难忘。
    当晚,我、Skylar随着另一对结对学生到结对的中国学生家庭做客,共进晚餐。那位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十分热情,准备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美味佳肴。饭菜十分可口,两个美国朋友纷纷竖起大拇指。饭后,大家到遗爱湖公园散步,欣赏黄冈街景,聊着电影、音乐等轻松愉快的话题。最后,我们将她们送到宾馆,结束了一天的交流。
第二天,一场东坡赤壁之行更加深了我们的友谊。我们伴随着美国朋友们先后游览了二堂赋、睡仙亭、古长江口等处。长江水畔,那历史里澎湃的浪花似还拍打着我们的衣襟,引人遐想:赤壁之下,吟诵着苏东坡的诗词,豪壮的字字句句荡气回肠。黄冈特有的东坡文化深深吸引着初次谋面的他们,也许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但不论是否还有机会踏上这片土地,这独特的记忆已融入他们对中国、对东方的印象中。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我们 将美国朋友送上回程的客车,心中犹有难言的不舍:短短的一天半中,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锻炼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也为中美的文化沟通、繁荣、共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在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再见面一定不是难事。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能有机会与这些朋友们相会在某处,相视一笑,共谈那段回忆,那是何等快事!

中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高一(4)班 潘晨蔚

    这一次能够代表学校成员接待从美国俄克拉荷马孔子学院来的同学,我感到非常的激动,也非常开心。虽然相处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天半,由于英语知识有限,也没能进行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能够和她们认识,彼此相互沟通,成为了朋友,也是一件难得并且可贵的事情。
    我接待到的是来自俄克拉荷马的一名女生,她的名字叫Megan,起初见到她时,我有些惊讶,因为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亚洲人,后来才知道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只是没有在中国出生。一路上,我们聊到了她的家庭,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我也向她介绍了我们的校园,日常生活以及黄冈的独特景点。那天接待她们体验中国的家庭生活,她们品尝了中式晚餐,还有一些小点心,之后还一起玩了平日里的小游戏,相处十分融洽。
    当天游览完赤壁后送她们上车,真的挺不舍,在那一瞬间,想到可能永远都不再见,有种莫名的伤感。
    这次的活动不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学校,甚至是中美国际上的学习交流,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意义。所以很感谢学校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面对面与美国的学生交流,带领她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且与她们成为了朋友,也许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从她们身上,也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但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她们脸上时刻洋溢着的青春美好的笑容。她们的乐观,开朗,大方,友善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相信这次的交流会在我的高中生涯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会成为我日后十分自豪的回忆!

中美学生区别面面观
黄冈中学  瞿竞爽

      学校迎来了一批美国客人,他们是来自俄克拉荷马州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很开心作为黄高的一员与美国学生一起上课交流。
通过这次与美国学生的交流活动,我收获了许多无法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也正是因为这次活动,我才会用更加开阔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未来。
      在这次交流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对待电子产品的不同态度。现在的高中生,都已经普遍配备有自己的手机。但是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已经成为了“网虫”,他们已经离不开自己的手机了。而与此相反,美国学生最喜欢用手机做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我了解到美国学生聚在一起最喜欢用手机玩一款类似“心有灵犀”的游戏,其主要考察朋友之间的配合协作。我想,这也是美国学生的合作能力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吧。其次,他们喜欢用手机自拍,但并不是像中国学生那样没有理由的自拍,他们喜欢享受生活,记录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当那两位美国学生来到中国时,他们用手机记录下美味的菜肴、著名的风景等等,他们并没有拍下一张张只以自己为中心的自拍照。这也就是我们之间的区别:中国学生的自拍以自己为中心,而美国学生则是以生活为中心。 
     在追逐潮流方面,美国学生稍强于中国学生。在美国女生中,她们普遍喜欢化淡妆,喜欢追逐时尚潮流。 但在中国,如果这样做似乎我们就会被冠上“坏学生”、“不务正业”等称号。所以,在中国,乖乖女比较普遍。乖乖女们时刻听从着父母、老师的安排,但却不敢将追逐潮流的想法表达出来。在这一方面,我们则显得更加怯懦。我思考了这个问题,我想也许这也跟美国与中国的教育方式不同有关。美国会告诉学生如何权衡追逐潮流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但在中国,我们更多的是被灌输“现在必须一心一意的学习”的理念。但是,各种理念均有其优劣,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确实在世界前茅。所以,我们也不必去刻意追求美国理念,多加权衡两种理念即可。
     同时,在交流课堂上我还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老师将我们分成六个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拼。但在最后,我们组是倒数第一。这时候,在下面旁听的一位外国教师很自然地对我们大声说:“没关系,你们仍是好样的!”同学们也随即道谢。在这一方面,我至少认为在我们黄冈中学是十分成功的。老师们同样也会鼓励学生,给同学帮助。至于其鼓励方式,由于中美文化不同自然也有差异。老师只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力量我觉得就足够了。
     中美老师共同的闪光点不只有鼓励学生这一方面,同样也在幽默这一方面。因为伴随着年龄的成长,我发现我的老师讲课越来越生动有趣,更加激发了我们学习的激情。也正如上文所说,我们不要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中国也越来越强大,我们自己也有许多值得别人学习的闪光点。当然,我们有不足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即可。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我对我们的祖国充满了信心,这份责任,我们也会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加油吧,中华少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