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体育工作的意见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0/3/星期六 16:04:3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下载地址:黄冈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体育工作的意见
(请使用“右键—链接另存为”下载)

黄冈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体育工作的意见

(20191215日印发)

 

第一章   

第一条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我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养“有崇高理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有国际视野”的时代精英和创新人才。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条  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三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的要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17)》、我校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扎实推进体育工作,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行体育选项教学,强化晨跑、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体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体育仍是我校不少学生的“短板”,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体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特制定本意见。

 

第二章   体育与健康教学

第四条  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第五条  课程及学分。体育与健康课程包含体能、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三部分。体能和健康教育为必修必学,运动技能为必修选学。高中3年共学习216个学时,共12学分。其中,体能和健康教育各18学时(每学期各安排3学时),共2学分,运动技能180个学时,10学分。

第六条  开课方式。

(一)运动技能。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每学期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6个运动技能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修习(三年不超过三项),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安排选项课教学班,实行走班制。高中毕业时每位学生掌握1-3项运动技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体能教育、健康教育。以选项课教学班为单位授课,实行走班制,教学内容统一。

第七条  教学内容。

(一)体能教育。体能分为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健康体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等,健康体能更利于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运动体能包括灵敏性、平衡、协调性、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等。发展体能更利于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增加在比赛中获胜的概率。

体能模块教学的主要训练项目为: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50米跑,立定跳远等,以选项课班级为单位开展,训练时间为选项课时间。

体能模块教学安排

课型

        

耐力和柔韧类

耐力跑1200米至1500米,坐位体前屈,拉伸练习

力量和弹跳类

立定跳远,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 掷实心球

速度和敏捷类

50米跑,折返跑,变向跑,跳绳

为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效率,教研组长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发放场地分配安排表,各备课组每两周轮换一次训练场地。

高一体育备课组:耐力和柔韧     力量和弹跳     速度和敏捷;

高二体育备课组:速度和敏捷     耐力和柔韧     力量和弹跳;

高三体育备课组:力量和弹跳     速度和敏捷     耐力和柔韧。

(二)运动技能教育。我校共提供六个运动技能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供学生选择,每个运动技能项目设计三个难度递进的教学模块:基础模块、中级模块、高级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以基本功和基础知识为主,中级模块是在掌握基本动作的情况下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高级模块是技战术提高和裁判知识。

实际教学中,基础模块主要供第一次选学的学生学习,中级模块主要供第二次选学的学生学习,高级模块主要供第三次选学的学生学习。教师上课时对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都要有准备和安排,在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及目标如下:

1、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增进健康的原则与方法,培养自我健康管理的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掌握与健康相关的饮食和营养知识,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解食品选购和辨识食品标签等知识与方法。

3、理解不同强度运动和学习对营养的不同需求,认识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如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偏食、不吃早餐等,掌握食品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疾病防控的意识与能力;掌握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和糖尿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5、掌握环境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予以运用,如避免在雾霾、灰尘、噪声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学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在有害环境中自我保护和降低危害程度的方法等。

6、掌握并运用安全运动、预防常见运动伤病和突发事故、消除运动疲劳的知识与方法,如心肺复苏、溺水救护等知识与技能;预防和简单处理骨折、扭伤、肌肉拉伤、运动性晕厥、运动性哮喘、运动性腹痛等知识与方法。

7、掌握并运用安全避险的知识与方法,如拥挤、暴恐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避险和急救常识;提高在社会交往中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如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性、在与异性交往中避免遭受性侵犯与性暴力、避免婚前性行为等。

8、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理解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内容和特征。掌握和运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懂得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了解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变化特征,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了解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和调节方法,认识和体验体育活动对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等。

9、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和尊重他人,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能够克制自己,宽容和理解对方,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等。

各体育备课组在指定范围内进行教学,利用雨、雪天气时间进行集中学习,每学期各安排3学时,上课地点为凝晖楼五楼教室。同时,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和卫生知识宣传。

学生在高三上学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健康知识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第八条  课堂教学。

(一)教学组织。按照黄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管理课堂,保证各类体育活动的安全有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上课式”和“下课式”,及时清点学生人数。

(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因学生制宜,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全面推进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运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鼓励采用“四段九步式”模式教学。四段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九步即导入课题、德育渗透、自主学练、启发引导、合作学练、巩固提高、小组展示、激励评价、愉悦身心。

(四)教学要求。要精讲动作的要领、重点、难点,做好示范动作;加强安全保护措施;运用好教育手段,优化组织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九条  体育教研。加强体育专项政策学习,学习国务院、教育部关于体育工作的最新政策动向,找准工作的方向;加强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学习,结合新课标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积累教学素材和经验,课后要及时进行小结和分析,以改进和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或经验进行探讨;教研组每季度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对教研组近期活动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对全校体育工作进行谋划和部署。每次活动要提前安排和布置,做到有准备、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

 

第三章   学业水平测试

第十条  按照《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十一条  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

(一)体能测试。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两项体能项目的统一测试,具体项目为:

项目一: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

项目二:设立两类项目,每年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于考试前三个月,在两类项目中抽签确定其中一类为测试项目,再由学生在所确定的类别中自选一项参加测试。

第一类: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掷实心球

第二类:50米跑,立定跳远

体能测试的评分标准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高三年级的单项评分标准及办法执行。

(二)运动技能测试。运动技能的测试内容由学生根据其选择的模块实际,选择一项作为考试项目。

运动技能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相关运动技能模块的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水平2的要求,按照百分制制定。

第十二条  计分与成绩呈现办法。

体能测试、运动技能测试和考生综合成绩的原始分计分均以百分制呈现。考生综合成绩由体能测试原始成绩和运动技能测试原始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构成。具体公式是:

综合成绩=(体能测试项目1原始成绩)×30%+(体能测试项目2原始成绩)×30%+(运动技能测试原始成绩)×40%。

考生成绩报告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现。

第十三条  考试时间。体育学考时间在高三上学期进行。如若不合格,在高三下学期进行补考,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第十四条  学考备考。

(一)各项目训练安排。

项目一(中长跑):主要利用晨跑及冬季大课间跑步进行训练,适当加大跑步距离和跑速来提高强度。利用选项课上课时间进行测试和强化。

项目二(抽测项目):结合体能教学,以选项课班级为单位、利用体育选项课时间进行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两类项目中各选择一项进行针对性训练。任课教师作好统计,合理安排学生训练。

运动技能:结合新课标,利用体育选项课时间进行针对性教学、训练和定期测试,并对成绩不佳者进行加练或强化。为达到较好效果,学生不要频繁更换运动项目,在高二下学期必须选定参加运动技能测试的项目。

(二)时间场地安排。

合理分配体能、运动技能、健康教育的课时,合理分配场地,高效利用场地,体育教研组长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制定出场地安排表。

 

第四章   体质健康测试

第十五条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一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政策。根据《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落实学校体育三个办法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的要求,我校每年定期组织在校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并上报测试数据。

第十六条  测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测试内容。①身高;②体重;③肺活量;④视力;⑤50米跑;⑥立定跳远;⑦坐位体前屈;⑧1000米跑()/800米跑();⑨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

(二)评分标准。学生体质健康评分标准。

第十七条  实施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测试时间:期中考试后(11月中旬),各年级分别安排一天时间进行集中测试。

(二)测试地点:田径场、体育馆。

(三)测试方案:体育教研组要合理安排,结合天气情况,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规划好各班的测试时间和测试地点,确保测试工作安全有序的完成。各年级各班要积极配合,必要时安排部分老师协助

(四)数据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及体测成绩录入由选项课教师负责,测试时填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1130日前完成各班的电子表统计汇总工作,并将班级汇总表交给各年级体育备课组长。

(五)数据上报:体育备课组长125日前完成各年级数据汇总、校验;1210日前完成全校体测数据上报工作;教研组长对全校学生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六)数据公示:126日—10日,对三个年级的体测情况进行公示,并发送到各年级主任,学生个人的体测情况在体测时即告知学生本人,引起个人重视。

(七)课改平台复核及认定:1220日前,在省课改平台上复查复核三个年级所有学生的体测分数,填报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完成学分认定等工作。

第十八条  高校自主招生体测。教育部及各高校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从2019年开始,所有高校都在自主招生中增加了体质测试,各校对于体测成绩的认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同等成绩下,优先考虑体测成绩优异者;二是体测成绩作为复试成绩的一部分;三是通过体测方可进入复试笔试环节;四是体测成绩优异者予以额外加分。

对已取得985211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高三年级学生,如体测成绩不够理想,体育组要对其薄弱项目进行强化训练(高三年级提供名单,并和体育组商定好训练时间等)。

 

第五章   海航班体能训练

第十九条  海军青少年航校是为了适应海军航空兵部队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飞行学员的选拔模式和招收途径、及早发现和培养更多热爱海空、适合飞行、素质全面的飞行学员苗子,为海军航空兵部队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校是全国第二批海军青少年航校,学校立志把海军航空实验班(以下简称“海航班”)建设成为培养优质海军飞行人才的摇篮。

第二十条  训练目标。海航生体能训练,不同于专项运动员的训练和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训练,要严格按照海军青少年航空特色教育训练总体方案要求,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平衡、反应、协调、灵敏等各项身体素质,调节身心,保护视力,更好地服务专业化成长需求。

第二十一条  训练保障。每个年级由年级主任及体育备课组长指定一名专职体能训练教师。建设海航生体能训练教室,配备利于视力的乒乓球台、乒乓球发球机、健腹轮等器材。

第二十二条  训练安排。要制定三年系统的、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身体安全。

(一)晨跑。晨跑以耐久跑、队列队形练习为主要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意志品质和行为规范。每天早晨晨跑2500米左右。班集体要求:集合准时迅速,步伐一致,排面整齐,口号响亮。由班主任和本班体育老师负责。每周周三的晨练时间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按照部队军训的标准,采用分组或集体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提升海航班学员的军人气质。

(二)体育课。每周4节体育课,其中2节体育选项课,2节体能训练课。体能训练具体项目是:10*5往返跑,1500米跑、障碍跑、折返跑、乒乓球、俯卧撑、平板支撑、臀桥、仰卧举腿、杠铃推举、深蹲起立、跳绳、弹力跳、抗眩晕操等。重点练习跳绳、障碍跑、杠铃推举、折返跑、抗眩晕操。

第二十三条  测试与分析。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对海航生进行两次体能测试,由体育教师完成。体育老师和班主任要对测试成绩要做科学的数据分析,掌握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并给予指导。测试项目参照下表:

5*10米往返跑

 

1500米跑

 

仰卧举腿

 

引体向上(个)

 

2分钟俯卧撑

 

仰卧起坐(2分钟)

 

 

第六章   “三操”工作

第二十四条  学校要充分利用“三操”,即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来贯彻和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

第二十五条  时间及安排。

(一)早操

每年915日至次年430日实行早晨励志跑操,57月做广播体操(可依气温条件适当调整)。高一新生910月份是适应期,每次跑两圈(800米),11月份后增加至三圈(1200米)。

(二)课间操

每年51日至1130日做课间广播体操,121日至次年430日,实行课间励志跑操(可依气温条件适当调整),课间励志跑操每次跑两圈(800米)。

(三)眼保健操

下午第一节课前,准时放广播音乐,全体学生做眼保健操。高一新生入学教育时,体育组要进行眼保健操教学,各班主任要强调要求。

第二十六条  具体要求。

(一)体育教师值周时,应积极参与指导和管理。要提前到场,推后离场,口哨响亮,声音洪亮。

(二)各年级要提醒各科任教师按时下课,确保“三操”时间,特别是上午第二节课要按时下课。

(三)全体班主任励志跑操时要到场指导,建议班主任和学生们一起跑步,既有益自己的身体健康,又能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四)励志跑操要求:集合快速、方阵紧凑、排面整齐、紧跟节奏、口号响亮,有序退场。广播体操要求:集合快速、队形整齐、动作规范、有精气神、有序退场。眼保健操要求:闭目静心、动作到位、穴位准确、不讲话不做功课。

第二十七条  考核与评比。各年级每天对各班“三操”进行量化考核,“三操”综合排名最后一位的班级在评选先进班集体、模范班主任时一票否决。

第二十八条  广播操比赛。学校在球类运动会开幕式期间举行广播操比赛,并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参加比赛。比赛要有仪式感,要穿统一校服,掀起广播操热潮。

 

第七章   体育竞训工作

第二十九条  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培养集体荣誉观念,检验学生运动技能、技战术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第三十条  运动会安排。学校每年举行两次大型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和春季球类运动会。

秋季田径运动会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参加,9月下旬组织学生报名,10月初对长跑选手进行体检,10月中下旬正式比赛,比赛时间为一天半。

春季球类运动会以选项课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时间为期中考试后。球类运动会开幕式上举行广播体操比赛,比赛时间为两天。比赛日第一天晚上举行艺术节文艺节目汇演。体育组要合理安排赛程,使演出学生能有充足的彩排和化妆时间。

体育组要做好运动会的方案,协调各年级、各处室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和应急预案。运动会期间,为避免发生意外,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有序参赛、观赛,不得离开学校。

第三十一条  运动队建设。在普及全校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学校应建立两至三个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如足球、田径、篮球等。

(一)队员选拔。高一入校时,各体育教师利用选修课发现具有专项特长或潜质的学生,经个别谈话,双方同意,招收为校运动队成员。条件成熟时,招收一定数量体育特长生,提升运动队竞技水平。

(二)训练时间。已选拔为校队成员的学生,公共课部将他们安排在同一时间段上课,利用选修课时间进行日常专项训练。如有重大比赛,提前抽出专门时间进行集训。体育特长生每天抽出固定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体育组要科学制订训练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周计划。

(三)训练要求。坚持科学训练,要依据每位队员的身体条件、肌肉类型、技术动作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四)纪律管理。加强运动队的组织纪律管理,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详细记载队员的训练情况,训练成绩等。

(五)积极参赛。积极参加教育系统体育比赛。认真组织,周密准备,全力参与,力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六)学习保障。密切关心队员的学习和生活,外出比赛耽误的学习,年级负责安排科任老师进行补课。

(七)切磋交流。多和兄弟学校交流,组织友谊比赛,提高实战经验。

(八)毕业升学。做好队员升学体育报考及测试工作,把队员送入理想大学或省队深造。

 

第八章  教工体育活动

第三十二条  为进一步丰富教工的业余生活,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流,提升教职工身体素质,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由教工会牵头,定期组织校内教职工体育比赛,积极参加教育系统、市总工会组织的教职工赛事。各年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教职工参赛,体育组要积极配合进行队员训练、场地安排、裁判等具体比赛事宜。

第三十三条  教职工球类比赛。每学期组织一项教职工球类赛事,由教工会总协调,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的顺序轮换。科学设计赛程,规范组织,确保安全。

第三十四条  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每年秋季田径运动会第一天下午或第二天上午举办。由教工会总协调,提前一周设计好比赛项目,组织教职工报名,比赛当天准备好比赛设备,维持好现场秩序。

第三十五条  庆“三八”女教职工文体比赛。比赛时间安排在38日上午,由教工会总协调,鼓励全体女教职工参加,提前准备好比赛用品和奖品。

第三十六条  市直教育系统、市总工会组织的教职工赛事。由教工会总协调,组织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教研组负责具体实施,选好参赛队员,做好训练、教练、裁判等工作。

第三十七条  校工会要管好用好健身房,总务处及体育组要管好用好体育馆、田径场。科学制定各健身锻炼地点的开放时间,安排专人负责开门关门。必要时,安排专职教练和体育教师到现场进行集中指导。

 

第九章  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

第三十八条  成立体育工作管理机构,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由分管校长全面负责管理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全“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

  长:学校分管体育副校长

  员:体艺处主任、工会副主席、教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总务处主任、财务处主任、后勤中心主任、年级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年级副主任、各班班主任、体育老师、校医

第三十九条  加强制度建设。

(一)建立体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制度。学习其他学校体育的工作先进管理方法和成熟经验,提升视野,解放观念。

(二)建立奖惩制度。对师德良好,在体育教学中成绩突出的教师或所指导学生运动成绩优异的教练员给予表彰、奖励,在评职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玩忽职守,工作不负责任的要按《黄冈中学教职工日常行为管理办法》处理。

(三)鼓励教师强身健体制度。

(四)建立体育常规工作月份清单,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五)制订体育保管员岗位职责。

(六)制订体育器材借还赔偿制度。

 

第十章   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第四十条  文化建设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黑板报、征文比赛、体育绘画摄影比赛、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等平台,传播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二)充分利用教学楼东侧、体育馆四周、田径场四周的空墙空地,设计制作体育海报,做好宣传工作。

(三)在主席台下设立体育宣传栏,及时通报和发布体育赛事、体质测试、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的成绩和公告,展示各项赛事活动的精彩照片,并做到每学期定期更新。

第四十一条  安全管理。

(一)安全工作事关重大,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各班主任要进行学生情况摸排,发现身体条件不适合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学生,要及时告知体育组,体育组要合理安排好这类学生的跑操和日常体育教学。

(二)体育组要加强对运动会、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训练活动的组织,做到安全、有序,对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运动项目,应有保护措施。要制定应急预案。运动会期间,总务处要安排急症医生全程候诊,法制安全处要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体育教师、体育器材保管员要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等设施做好日常检查;总务处、法制安全处要对体育场地和器材,如球架、球门等设施每季度定期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体育器材、体育设备达到使用年限的必须进行更换。

(四)加强安全教育。政教处要组织生命安全教育相关活动。各年级要对晨跑和课间操上下楼梯进行教育,要求注意力集中并靠右行走,不得推搡打闹。

(五)加强自由活动时间的管理。周六下午放学后,学生自由活动,法制安全处要加强巡逻,及时阻止家长及社会人员霸占乒乓球台、足球场等行为。

(六)总务处要加强校医管理。制定校园安全应急措施和预案,并加强医务监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