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品牌效应 创建新的办学模式
作者:徐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2/星期二 16:03:2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各位家长:上午好!很高兴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首先请允许我作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湖北省黄冈中学校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即将接任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校长。

    一、湖北省黄冈中学简介

    1、历史悠久,发展实力比较雄厚
    (1)历史悠久——创办于1904年,早在1953年就是湖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中学。
    (2)英才辈出——近代杰出校友:董必武、包惠僧、胡风
                     现代杰出校友:贺祖明(嫦娥工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舒德干(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3)一流校园——新老两个校区,占地600多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米。
    (4)一流师资——先后有1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专家津贴;
                     先后有3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

    2、长盛不衰,教育教学成果比较突出
    (1)高考——每年上清华、北大20人左右;保送上重点大学30人左右;
                 重点大学上线率75%左右;高考升学率98%以上。
    (2)竞赛——先后有14人夺得18块国际数、理、化奥赛奖牌。
    高考和竞赛有骄人成绩,使学校被誉为:“孕育英才的基地,培训家手的摇篮”。

    3、“神话”流传,政府和社会比较关注
    (1)1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学校或为学校题词。
    (2)百年校庆教育部和各大高校纷纷发来贺电。
    (3)一所中学产生了两名全国人大代表、两名全省十大名师。
    (4)连续两年在网上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学第一名。

    二、合作办学的由来

    1、合作办学始于北京市朝阳区整体发展的需求和朝阳区教委打造名牌教育的追求。
    2、合作办学是办学模式的创新、教育发展的产物、对外交流的成果。

    三、学校的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1.2万多平米,由华侨城北京总公司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总体要求设计建成。
    2、学校的设施、设备按市级示范学校配备。

    四、学校教师的来源

    1、黄冈中学将派遣学校管理人员和主要学科带头人。
    2、其他教师面向北京市公开招聘,双重把关,择优录用。

    五、学校的招生情况

    1、今年只招初一新生,计划招收120~160名学生。
    2、除派位的学生外,招收部分择校生和借读生,对这部分学生的招收,学校将进行面试。

    六、学校的办学定位

    我们致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品牌学校。
    1、有特色:在管理上努力实现“四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术化、智能化;
              在教学上努力推行通识教育和英才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既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高水平:在办学水平上,立足阶段在全区创优;发展阶段在全市创优。
               在教学水平上,教学标高高于一般学校,教学效果高于一般学校。

    七、学校的办学思想

    1、贯彻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推行素质教育。
    2、着眼于“两个充分”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在师资和教辅资料方面利用黄冈中学本部资源,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利用北京市华侨城的资源;在拓宽生源渠道方面利用朝阳区教委的政策资源。……
    (2)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家长督导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3、着力于“三个结合”
    (1)黄冈中学的办学理念与北京现代教育观念的结合;
    (2)黄冈中学的教学方法与北京先进教学经验的结合;
    (3)黄冈中学的育人模式与北京学生基本现状的结合。
    4、实现四个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合作双方满意、社会满意。

    八、学校教育的起步

    初一新生面临新的起点、新的要求,一定要有新的目标、新的变化、新的进步。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引导学生适应小升初的转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1、加强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
    2、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依赖性;
    3、增强学生学习的意志力,克服自由散慢习性。

    各位家长,当你们怀着信任和期待,把孩子送进我校之日起,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使你的孩子在这里起点更高、成长更快。

二00八年七月十一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