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上午,黄冈名师张少云先生就《陈情表》一课上了一次示范观摩课。作为后学,在此我谈谈我的感受。
课堂教学内容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对课本重要文言知识点进行梳理,其次理解重点语句,探究文本主旨,点出文本融情于事的艺术特点,最后借他山之石,遂己身之玉,挖掘课文中的作文素材,拓展传统孝道的现实意义。既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又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既有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又有师生的情感互动;既能够深入文本之中,又能够跳出文本之外。整节课,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思维活跃。张老师特别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也很擅长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及时且正面的评价。
这节课,有几点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张老师开场即言:“今天高朋满座,我们一起合作,协力同心,上好这节课。”这句话很是让我震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他的这句话,打破了学生“被观摩”的心理压力,对营造自然和谐、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这句平凡又普通的话,却正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简单的“我们协力同心”饱含了师生平等意识。平等和尊重,不正是我们教育要追求的么?
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二点就是朗读。众所周知,语文课堂要重视朗读,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内涵,领会情感。可是,很多时候为了赶进度,我们一再挤占课堂朗读的时间。张老师的这节课,有三次齐读,四次单人朗读,最难能可贵的是,张老师亲自范读了补充文本《墓碑后的字》,不得不说,听张老师读书是一种享受,那特有的湖北腔调,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抑郁沉稳,感情充沛,如涓涓流水润泽心灵,让人如痴如醉,进入忘我境地。
这次听课,教室里坐满了人,组间过道也坐满了,听课教师比学生还多,校长书记来了,语文教师来了,其他科目的教师也来了,甚至后勤岗的教师都来了。可是张老师从容洒脱,气定神闲。即时学生很长时间没有答出问题,他也是不急不躁,循循诱导。遇到意料之外的状况,也能掌控全局,成竹在胸。这种沉稳气派是和广阔的见识分不开的。
除此之外,这节课还引起我一些另外的思考。必须承认,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了。教研组长们带头搞教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重实干轻空谈,重内容轻形式,前有物理组郑帆老师,化学组的徐才国老师,紧接着还有历史组的高兴老师,这些黄冈名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课堂呈现给大家,没有任何“花架子”,也不追求表面热闹好看,就是实实在在的家常课。他们把课堂作为教研的主阵地,对于众多老师而言,是好事,是切合实际的事,我们大家都希望也需要学习和成长。
我还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老师来听课?学校教科室没有作任何要求,只是说张老师要上示范课,可来听课观摩的教师都站到门外去了。除却张老师的个人影响,更重要的是大家自己观念的转变:每个人都真正意识到,课堂才是教师的主战场,课堂就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这新形势下,在学校的正确导向下,那些曾经放弃教学岗的教师们,应该都愿意回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吧!
我坚信,黄冈中学昆明分校定有腾飞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