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共 33 分)
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对 峙 伺 候 舐 犊情深 有 恃 无恐
B . 缄 默 便 笺 草 菅 人命 熏陶 渐 染
C .星 宿 良 莠 秀 外慧中 乳 臭 未干
D .觊 觎 舆 论 尔 虞 我诈 鹬 蚌相争
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机杼 如梗在喉 毁家纾难 涣然冰释
B .陷井 满腹经纶 明火执仗 琳琅满目
C .蛰居 莫衷一是 独辟蹊径 洞鉴古今
D .翔实 常备不懈 迷天大谎 轻歌曼舞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银杏,又名公孙树,它不仅是很好的雕刻材料,还 ________ 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②店庆期间,凡购物满 100 元者,本店将 ________ 价值 30 元的礼品券一张。
③ 66 年前,他勇敢地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 ________ 经历了火烧赵家楼的场面。
A .具备 惠赠 亲身
B .具有 赠送 亲身
C .具有 惠赠 亲自
D .具备 赠送 亲自
4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 2003 年国庆期间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 络绎不绝 。
B .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 无所不用其极 ,终于获得了成功。
C .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期间,父母 见微知著 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 与日俱增 ,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B .最近,有个轰动红学界的消息从北师大传出,一位女博士生在该校图书馆意外发现一部前人从未提到过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
C .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D .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
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 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7 — 11 题。
治安策
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 ? 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故自为 赤子 ,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冀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及秦而不然。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 明日 射人,忠谏者谓之 诽谤 ,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 ? 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 时务 也。
7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过阙则下,过 庙 则趋 庙:佛教的寺院
B .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 狱 狱:审案
C .其视杀人若 艾 草菅然 艾:通“刈”,割
D .夫教 得 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 得:恰当、得法
8 .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自为 赤子 而教固已行矣
B .胡亥今日即位而 明日 射人
C .忠谏者谓之 诽谤 ,深计者谓之妖言
D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 时务 也
9 .下列各句加粗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子 乃 生,固举以礼
而陋者 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 .有司齐肃端冕,见 之 南郊
胡为乎遑遑欲何 之
C .过阙 则 下,过庙则趋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D .故自为赤子, 而 教固已行矣
余方心动欲还, 而 大声发于水上
10 .从本文看,下列句子全都 不属于 秦灭亡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
①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②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③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④胡亥之性恶
⑤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
⑥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11 .下面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总结秦灭亡的教训,目的是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文章通过夏、殷、周与秦对太子教育方法及结局的比较,指出了国家选择太子、教育太子的重要意义。
B .作者认为, 古代 君王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从太子出生就开始了。幼儿时期,由三公、三少用孝仁礼义来教导他,选品行端庄的人来陪伴他。
C .秦对太子的教育与古代不同,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时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并且教给他的除了对人施用酷刑,就是灭人三族,所以胡亥即位后视人命如草芥。
D .作者通过对比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早对太子进行教育,为他选择左右近臣。教育得法,左右近臣正直,太子才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安定了。
第Ⅱ卷(共 117 分)
三、( 15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墨子·亲士》
12 .( 5 分)
( 1 )翻译划线句子( 3 分)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给加粗句加上正确的标点( 2 分)
是 故 江 河 不 恶 小 谷 之 满 己 也 故 能 大 圣 人 者 事 无 辞 也 物 无 违也 故 能 为 天 下 器。
1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乡 思 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 1 )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 ?
( 2 )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 1 )这首诗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写法。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默写并填空( 4 分)
( 1 )《诗经》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氓》这首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________ , ________ 。”这四句运用的就是 ________ 的艺术手法。
( 2 )《孔雀东南飞》中表现刘兰芝对爱情忠贞的四句诗“君当作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运用了 ________ 修辞手法。
四、(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 18 题。(每道题 3 分)
300 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摄氏 4 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虽然这一现象仅仅是由水的分子结构造成的,但对于水的这种特性,人们至今仍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日本物质研究所研究员三岛修和铃木芳治通过实验证实,在低温条件下两种非晶态冰之间存在不连续性转移。在低温情况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呈完全不同的形态。这项研究不仅首次解释了水在摄氏 4 度时密度最大的现象,而且在生态系统、水溶液系统等与水有关的领域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多年来,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一直在进行水的非晶态多样性研究。水通常在摄氏零度时结冰。但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称作过冷却水。当过冷却水到达临界点以下时就会分离出两种状态,即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与此相对应,也存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非晶态冰。由于水在低温时易于结冰,也由于没有非晶态冰之间互相转移的现存理论,水的非晶态多样性学说存在很多争论。其中之一就是两种密度的非晶态水是否会发生连续转移。
日本科学家的这项研究,观察了高密度非晶态冰( HDA )向低密度非晶态冰( LDA )变化的过程。发现 HDA 在 零下 158 摄氏度 以下时整体均一膨胀,在 零下 158 摄氏度 时随着不均一的体积变化迅速向 LDA 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两种成分共存状态,随着时间推移, HDA 和 LDA 逐渐分离。研究证实,低温下两种水之间的转移是不连续的。
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是揭开水领域各种问题的重大突破,将对今后过冷却水等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将带动对同温层中的云的研究及在冰点下活动的动植物细胞内存在的过冷却水的研究。如果今后能够控制 这两种水 的临界点,就可以自由控制水的结晶,对人类控制地球环境和开发生物冷却保存技术极有价值。
15 .请给“过冷却水”下定义。( 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最后一段文字中加粗的“这两种水”分别指的是什么水 ? ( 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以下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是过冷却水到达临界点以下时分离出来的。
B .在低温情况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的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C .整体已呈不均一膨胀的 HDA 迅速向 LDA 转移,其温度是 零下 158 摄氏度 。
D .日本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了,低温下两种非晶态冰之间的转移是不连续的。
18 .以下对文章意思的分析和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 3 分)( )
A .在 HAD 转移过程中,出现两种成分共存状态,随着时间推移, HDA 和 LDA 逐渐分离,向各自的反面转化。
B .传统理论认为水分子特有的结构是造成水在摄氏 4 度时密度最大的原因,为新的研究确定了方向。
C .水的非晶态多样性学说还存在很多争论,但日本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是揭开水领域各种问题的重大突破。
D .如果这项研究成功,就可以自由控制水的结晶,对生物冷却保存,比如人体器官的保存技术极有价值。
五、(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 — 22 题
壶 口 走 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嗡嗡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 两公里 。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 ? 魂灵是什么 ? 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 灵光 ,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洌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 黄土地的魂灵 ,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 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 象征 。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的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 ? 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 满足 离开壶口瀑布 ,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谐调,那么美 ! 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
19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 4 分)
A .本文紧扣一个“黄”字,并着力描写黄色的河滩、河床、山和水,意在烘托黄河壶口瀑布惊涛骇浪和如雷吼声。
B .本文以听壶口瀑布的吼声、看壶口瀑布的浪涛和想黄土地的魂灵为顺序组织材料,笔墨主要落在黄土地的魂灵上面。
C .这篇散文在感情的脉络上由雄壮而趋于恬淡,在意境上阔大雄浑,在情感上深沉含蓄,在语言上铿锵有力。
D .这篇散文借黄河壶口猝然凝聚的壮观景象,歌颂了以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为特征的民族精神。
E. 文章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提到了一帧以黄色为底色的画,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 】【 】
20 .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 ? 文中又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 ? ( 4 分)
答:( 1 )“灵光”在这里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黄土地的魂灵”在文中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 分)
答:(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满足” ? (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12 分)
23 .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对作家的要求。(不超过 30 字)( 2 分)
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
非常正确 ! 但是要补充:作家的作品不只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
答:
作家应当
24 .某地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巧处于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加以砍伐。各界人士闻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 6 分)
( 1 )植物学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历史学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美学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请把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写成一段话,表达一种感悟,不超过 50 个字。( 4 分)
风筝 长线 飞翔
七、( 60 分)
26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1 )请以“关注心理健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2 )请以“我与媒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 800 字;
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
1 . B
2 . C ( A 梗一鲠; B 井一阱: D 迷一弥)
3 . B[ 具有:有(多用于抽象事物):具备:具有,齐备;赠送: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亲身:亲自;亲自:自己(做) ]
4 . A ( B 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出来;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 C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D 与日俱增:随着时日一起增长,形容增长的情况连绵不断;此处属于搭配不当。)
5 . B ( A 成分残缺,在“经”前加“是”: C “再造……未来”不合逻辑,将“再造”改为“创造”; D 因误用连词而成分赘余,“否则”意即“如果不……就”,其后不能出现与前文意思相反的句子,故要么删去“否则”,要么删去“拿不出新的作品来”)
6 . B (①②句应照应上文③④句要符合事物由浅入深的逻辑关系)
二、(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7 . A (庙:太庙。当时佛教还未传到我国)
8 . B (“明日”在古时指第二天,现在指今天的下一天。其他三项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9 . D (两个“而”字都是连词,都表示顺承关系。其他三项: A 项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一个是“刚、才”的意思,后一个是“竞、竟然”; B 项两个“之”前一个是代词,后一个是动词; C 项两个“则”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承接,后一个表示转折。)
10 . C (作者认为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胡亥,而在于择师不良,教之不得法。符合这个意思的只有①⑤)
11 . C (“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的说法在文中没有根据。)
三、(共 15 分)
12 .( 1 )( 3 分)答:良弓不容易拉开,但可以射得高没得深;良马不容易骑乘,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好的人才不容易驾驭,但可以使 国 君受人尊重。
( 2 )( 2 分)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共有五处应该停顿的地方,点断对 2 — 3 处给 1 分, 5 处都对给 2 分)
13 .( 6 分)
( 1 )属于第一种。( 2 分)
( 2 )诗人极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4 分)(意思对即可)
14 .( 4 分)
( 1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兴。( 2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比喻。
四、(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5 .( 3 分)过冷却水是指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的水。(或: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的水被称作过冷却水。)
16 .( 3 分)指的是同温层中的过冷却水和活动的动植物细胞内存在的过冷却水。(或:同温层中的云和动植物细胞内存在的过冷却水)
17 . C ( 3 分)
18 . A ( 3 分)
五、(共 18 分)
19 .( 4 分) C E
20 .( 1 )神奇的壶口瀑布( 2 分)(壶口瀑布雄浑(磅礴)的气势;或:壶口瀑布壮美的景象给 1 分)。
( 2 )民族精神。( 2 分)
21 .( 1 )象征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2 )又象征抗日将士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或:民族精神)(因为黄河有雄浑的气势)
(建议:每层意思 3 分。意思对即酌情给分。)
22 .作者在观赏壶口瀑布中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且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建议:答“民族精神” 2 分,答“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 分。)
六、(共 12 分)
23 .( 2 分)作家不但要写自己感兴趣(愿意写)的东西,而且要有严肃的责任感。(本题两个得分点,每点 1 分,如递进关系倒置,扣 1 分。)
24 .( 6 分)示例:
( 1 )植物学家说:不能砍 ! 这棵千年古柏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及物种遗传的绝好的样本。
( 2 )历史学家说:不能砍 ! 这棵千年古柏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和悠久文化的象征。
( 3 )美学家说:不能砍 ! 千年古柏的挺拔虬劲的风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
25 .( 4 分)如不符合题干要求,赋分不超过 2 分。基本符合要求,得 3 分;在感悟或表达上有特色的,得 4 分。
七、( 60 分)
26 .参照 2003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一
夏、商、周三代作天子都有几十代,秦作天子却两代就灭亡了。人的本性相差并不是很远,为什么三代之君就能有道这样长久,而秦却无道这样短促呢 ? 其中的缘故是可以知道的。古代作王的,在太子刚刚降生时,就要举行典礼,官员们都穿戴着整齐的礼服,在南郊拜见他,路过王宫就要下车,经过太庙就要小步快走,从他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起,教育就已经开始了。等到儿童时期,懂些事情了,三公、三少这些老师就开始向他阐明孝道、仁爱、礼义等知识,用来引导教育他,驱逐那些邪恶的人,使他不能见到那些恶劣的行为。在这时选的都是天下的端方正直的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有良好品德的人护卫着他,让这些人和太子呆在一起。所以太子从刚一出生,看到的就是正当的事情,听到的就是正确的言论,所行的就是正直的道理,他的周围都是正直的人。到了秦就不是这样。秦王让赵高作 胡亥的 老师教他审案,所学的除了砍人的脑袋、割人的鼻子,就是灭人的三族。胡亥头一天即位,第二天就杀人。那些忠心劝谏的人,被认为是诽谤,那些为国家考虑长远的意见被认为是妖言,他看待杀人就好像割草一样。难道是胡亥的天性恶劣吗 ? 这是因为用来引导他的不是正理的缘故啊。天下的命运,悬在太子的身上,太子的善良,在于早期的训教和选择左右近臣。训教得法,左右正直,那么太子就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会安定了。《尚书》中说:“(天子)一个人有了(生儿子的)喜庆事,天下百姓都会仰仗他。”这是现实最紧要的事务啊。
参考译文二
因此,即使有贤君,他也不爱无功之臣;即使有慈父,他也不爱无益之子。所以,凡是不能胜任其事而占据这一位置的,他就不是应该占据这个位置的人;凡是不胜任那种官爵而享受这一俸禄的,他就不是应当享有这种俸禄的人。良弓不容易张开,但可以射得高没得深;良马不容易乘坐,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好的人才不容易驾驭,但可以使 国 君受人尊重。所以,长江黄河不嫌小溪灌注它里面,才能让水量增大。圣人对事情不推辞,对事理不违背,所以能成为治理天下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