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篇]把握四要素 攻克改错题
【字体:
[中考语文篇]把握四要素 攻克改错题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08

    问题表象从备考、测试情况来看,病句改错是当前学生备考的“瓶颈”之一,学生的问题是找不出句子的“病处”。

    题目走势由于病句改错题涉及到语法知识,这对部分学生而言有难度,放在A卷(2小题共计6分)可能会影响毕业成绩,所以今年中考,该题有可能调整进B卷。

    从近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一个句子只有一处错误,病句主要以4种常见的错误形态出现:

    1.成分残缺不全

    “介词结构淹没主语”的句子最能蒙骗学生。如“通过努力,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工人”,按照语法规则,介词结构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只要将“通过”或者“使”删除,主语就突出了。

    2.成分搭配不当

    一般而言,学生难以辨别的情况是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如“通过的奖罚条例激发了广大职工”,谓语是激发,宾语是职工,没有宾语中心语,在职工后加上“的积极性”,句子就通顺了。

    还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只要翻译出句子就能找出错误。如“是否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可翻译为:努力和不努力都是成功的关键,应删去是否;再如“我看见的一张笑脸和爽朗的笑声”,声音是不可能看见的,将“和爽朗的笑声”删除即可。

    3.语序颠倒

    这种情况多在限制词上出现,如“这本小说情感细腻,受到普遍读者的好评”,显然“普遍”修饰“好评”比修饰“读者”更贴切。还有一种情况是忽略了句子的逻辑关系,如“……我们要善于、敢于怀疑……”,在逻辑上看,应先“敢于”而后“善于”,应将两个词调换顺序。

    4.语意重复、啰嗦

    这种情况只要考生细心,找出错误不是难事。如“回忆过去的往事”等,“过去”和“往事”有重复。

    考生在做病句改错题时,应学会“逐行扫描”,即拿到句子后,从上述4个方面依次来找毛病,这样答题比较保险。另外,尽管近几年武汉市中考题还未出现过用词不当、比喻不贴切等病句,但学生还是应当掌握,主动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路1号 电话:0713-8838888
湖北省黄冈中学主办 黄冈中学电教处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鄂ICP备12007430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浏览 管理登陆

鄂公网安备 42110202000017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