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套教材通过审查据了解,目前通过审查的语文课改实验教材共有5套,分别是苏教版、人教版、广人版、鲁人版、语文版的《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今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4个已经进入高中新课改的省份中,山东省有24万名、海南省有4万名学生,使用的都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该套教材由中学老师、作家、评论家等共同编写,今年南京的南师附中、中华中学、十三中、宁海中学已经开始试用该教材。明年,江苏省高中全部进入新课改后,很有可能使用的就是这套教材。
最高可修24个学分十三中特级教师曹勇军是该教材的编者之一,他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完共需3个学年,其中必修部分共有5本教材,需要1.25个学年,也就是在高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前学完;选修部分共有16门选修课可供学生选择,从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开始学,共需1.75个学年。课改后,学生评价方式改为学分制,语文必修部分必须获得10个学分才能毕业,学生一般还得选择4门选修课,获得8个学分;如果想多学一点,可以再选3门,获得6个学分。也就是说,课改后仅语文这门学科学生最高可修24个学分,一般学生要拿到18个学分。另悉,高中语文的选修课每门共有36个学时,老师都有教参,必须备课;选修课进入课表,学生要像上必修课一样上选修课。无论是学生上课,还是老师教学,都不像大学选修课那样“自由”。
“单元”被“专题”取代以往语文教材的划分都用“单元”表示,每个单元涉及的都是同一种文体或者相同的知识点,这样的划分比较刻板。新教材用“专题”取代了原来的“单元”,5本教材共分22个专题,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如高一上学期的教材分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4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确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安排文章。像“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主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生设计,老教材中原本孤立的《师说》、《劝学》这类文章都被安排在这个专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提倡活动中学语文“语文新教材强调实践、体验、对话、探索,上语文课不是让学生像上政治课一样去学习理论,而是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生活。”曹勇军说,“以前上语文课,抓到一篇课文,就要求学生抓主旨、说中心思想,讲写作手法等,这种方式现在要改改了。”新课改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如“向青春举杯”这个专题中有一篇文章《十八岁和其他》,是作者以家长的立场写给自己18岁的孩子的一封信。学完这篇文章后,教师会要求学生将这篇文章拿给父母看,让父母在与作者有共鸣的地方划线,然后再让学生看看父母划线的地方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还要求家长读完文章后最好给孩子写封信,谈谈自己的看法。像这类需要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强调实践的课程在新教材中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