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变化】
传统历史课,初中是中国史、世界史,高中是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其中中国近现代史是必修,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是选修。
新《课标》对历史知识体系重新整合,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新体系,分为学习领域、学科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
新《课标》设置9个学习模块,除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等3个必修模块外,另外则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选修模块。
必修课程3个学习模块中有25个专题。
与此同时,课程时间安排相对集中,每学期分两段安排,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要上36节课。
【教师应对】
新《课标》从通史转变为专题,容易让学生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完整历史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具体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