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经济生活》涉及的38个问题
1.外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既可用于国际支付,还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
外汇是一个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1996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④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欧元现已取代欧洲货币单位);⑤其他外汇资产。
(2)外汇的特征。一是以外国货币表示,二是可自由兑换。
(3)外币与外汇。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此外,在理解“外汇”这一概念时,还应注意其中的债券内涵。持有外汇意味着对外汇发行国拥有债权,持有外汇过多,一方面意味着国际支付能力强和有可能对外汇发行国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大量该由本国享受的资源,被借给外国利用,并要承担外汇贬值的风险。
2.汇率
(1)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它是在使用外汇时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而产生的。
(2)汇率标价的两种方式。
①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又叫应付标价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②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和汇率的作用。汇率是联结国内外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条重要纽带。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即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本国货币(这里指市场上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币)发生贬值和升值两方面的变动。汇率同税收、财政、利率等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它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升高或降低汇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可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可以影响非贸易(旅游、侨汇)的外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4)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上浮)后,同量的这种货币能比以前换取更多的他国货币,买到更多他国的商品。同时,这种货币的信誉及这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也将随之提高。尽管有这些好处,但一般讲,不到迫不得已,任何国家都不会将其货币升值,因为这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一些严重后果。①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②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③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外国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因此,总体上看,货币升值,对一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轻易不选择将本国货币升值。我国也不例外。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做法有得有失,但利大于弊,它提高了人民币的信誉,吸引了外商投资,有利于保持正常贸易和香港稳定,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对货币贬值的具体分析。
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首先对出口收入有影响。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的价值,使国外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外国货币购买力相应提高,贬值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发展;其次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那么人们将会把资金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
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贬值后,一国的贸易收入往往会得到相对增加。整个经济体系中外贸部门所占比重会扩大,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有更多的产品同国外产品竞争,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贬值对物价也有影响:一是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二是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货币贬值对物价的影响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引起全社会供求不平衡,甚至导致通货膨胀。
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在国际贸易和借贷活动中,收进贬值货币的一方会遭受损失,而要付出贬值货币的一方将从中获利。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家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1997年波及全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就首先从泰国货币贬值开始。
(6)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及其重要意义。
①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②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但影响和决定经济发展的变量很多,不能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纯运用汇率政策发展起来,将来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只靠汇率政策就可以摆脱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③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应当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决定。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状况。
④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⑤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3.供求影响价格
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和某一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它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能够购买(有支付能力)。
理解需求这个概念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把需求与需要区别开来。如果消费者只是愿意购买而没有购买能力,则只是消费者的欲望或需要,而不能称之为需求。需要变成需求,关键是要有购买力。因此,需求又被称之为有购买力的需要,它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第二,需求是一个量的概念。它表示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所形成的一定需求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地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它的需求量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2)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分为相互替代的商品和相互补充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有些商品可以互相替代,例如:牛奶与豆浆、牛肉与羊肉、煤炭与石油等。在互为替代的商之间,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对另外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在消费过程中,有些商品可以互补,例如:羽毛球与羽毛球拍、汽车与汽油等。在互补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
(3)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收入水平不同,需求的数量和种类就不同。一般而言,增加收入会导致对商品需求量的增加;相反,收入下降则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4)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是否喜好及喜好的程度。消费者在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商品,他的偏好起着重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消费者的偏好会受到社会消费时尚的影响,而消费时尚受到广告效应的影响,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到对商品的需求。
(5)消费者的预期。包括对自己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上升,商品价格水平会上涨,则会增加现在的需求;反之,如果预期未来收入水平下降,商品价格下降,则会减少现在的需求。
总之,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价格和收入主要影响购买能力。价格包括商品本身价格,也包括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预期主要影响购买欲望。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需求。
需求曲线。(略)
供给
供给与需求相对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经济学中的供给,仍然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影响供给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即生产者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他能否获得最大的利润。除此之外,决定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因素还有以下几项。
(1)所供给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上涨,生产者就愿意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供给;反之,价格下降,生产者则会减少供给数量。
(2)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费用直接构成生产成本。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就会减少,供给数量也会减少;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供给量则会增多。
(3)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一是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与生产者所供给商品具有替代性或互补性关系的商品,如果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化。二是改变生产要素的用途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如果其他商品的价格盈利性更高,而转产又比较便利,生产者就可能转产,从而会造成原先所生产商品供给量的减少和新生产商品供给量的增加。
(4)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从而使生产者提供更多的供给。
(5)生产者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时,他就会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如果持悲观态度时,他就会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在这里,价格与预期主要影响供给的欲望,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技术水平主要影响供给能力。一般来说,影响供给的因素比影响需求的因素更为复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上,供给要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供给曲线。(略)
“供给定理”。正常的商品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它反映了一般商品的供给规律。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讲清楚几组概念
(1)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部门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别引起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2)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指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各自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其个别劳动时间也就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想对应,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可以按照教材所讲到的三点去理解。
(3)价值量与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即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只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对于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来说,价值量只能有一个。价值量通常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是指某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理解把握几对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包含在某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则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除非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最终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才会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加,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商品的数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乘积增大。所以结论是: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4)商品使用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使用价值的数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都成正比。
以上关系参见图(略)
明确两个意义
(1)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它就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社会财富增加,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要讲清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反映出来的,即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需求。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但是由于商品对人们的需要程度不一样,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的幅度是很不相同的,或者说,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反映程度是很不相同的。
其次,讲清生活中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还与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有关。
当你出门旅游时,飞机的票价已经打折接近到火车的票价,你肯定会乘坐飞机。这说明,在替代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必定会引起另一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必定会引起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使这种商品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反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这种商品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6.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环节。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教材重点讲了两点,一是居民收入,二是消费品价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列举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和结构、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社会及单位福利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一个比较具体而全面的了解。
第一,收入与消费的一般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理解这一规律,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强调“其他条件不变”。这种理论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二是说明“可支配收入”的含义。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以我国城镇职工为例,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也就是可支配收入。只有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才会影响消费的变化。
第二,居民消费与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关系。前一个问题主要着眼于“当前”,第二个问题则着眼于“过程”,做“纵向”的考察。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仅影响到当前的钱货两清的消费方式,而且对信贷消费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影响消费的第二个主要因素是消费品价格。消费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突出三点。
其一,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人们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会减少;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相应增加。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稳定物价是政府进行经济管理、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其二,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大米、面粉、食盐这样的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人们对它们的消费,不会因为价格的下降,而在消费量上有多大的增加;也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有多少减少。价格对这类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对于化装品、饰品等奢侈品来说,这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其消费量,反之,则会增加消费量。
理解了这一规律,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的市场价格变化。因为绝大部分农产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部分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因其消费量不会相应减少,所以会导致消费支出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社会反响也会比较强烈,严重的则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其三,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与消费的关系。
一些消费品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当其中一种消费品价格上涨,而另一种价格不变或上涨幅度较小时,人们会根据不同商品的比价作出选择。
一些消费品具有互补性。例如录音机与磁带、汽车与汽油等消费品,这种消费品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其特定功能。那么,其中一种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对另一种消费品的消费。汽油价格的上涨会减少汽车的需求量。了解了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的关系,就能够理解消费品的比价为什么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这一原则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对这一原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这里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必须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适度消费。
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还应该提倡积极的、合理的消费。
一是不能过分抑制消费。我们提倡崇俭戒奢,并不是要人们做禁欲主义者。过分抑制消费,从个人角度看,其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提高,会影响人的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过分抑制消费,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结构,也就是在安排生活消费时,要注意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坚持量入为出,就是提倡消费要做到合理适度。从个人消费层面看,所谓“适度”,就是要求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应与自身的收入(包括对未来收入的合理预期)大致持平,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谓“合理”,就是要求消费要合乎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合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
一是教材突出强调了在消费过程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所以,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说明。在说明这一内容时,要注意不同消费心理的相互影响,比如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要注意不同消费心理之间的联系,在重点说明避免盲目从众心理影响时,适当分析其他消费心理对人们消费的影响,目的在于提倡理智消费,健康消费。
二是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情绪化消费与从众心理不同,它受到情绪的影响,作出不理智的消费选择。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而购买,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所以,人们在消费决策时,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激烈的情绪对消费选择的影响。三是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这是讲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选择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一原则体现了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这一内容的教学注意四点:一是绿色消费的含义;二是为什么提倡可持续消费;三是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四是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即“5R”。“5R”的要求比较具体,具有操作性,有些是可以直接付诸实施的,易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贷款消费
第一,什么是贷款消费。教材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来形容贷款消费的特点,并对贷款消费简单加以说明。贷款消费的特点,一是要把握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贷付息。二是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第二,贷款消费与其他两种消费形式的区别。钱货两清的消费,其交易方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换的结果是消费品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都发生转移。租赁消费的交易方式,消费者只是得到某种消费品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但消费品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第三,贷款消费的作用(影响)。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
一是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二是从社会经济角度讲。这里又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讲,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之后,消费对经济的反作用更为凸显出来。
二是从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扩大消费需求应对经济紧缩,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在贷款消费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从消费者个人角度来考虑,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在中国传统消费观念中,提倡勤俭节约,更反对借款消费。提倡积蓄、攒钱来购买大件商品,形象地说就是“花昨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经不能完全适合今天的社会生活需要。因此,人们要在消费观念上有所变化,接受贷款消费这种新的消费形式,“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理智消费的指导下,通过贷款消费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
在贷款消费时,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还要认真办好各项手续,以便在借贷双方发生纠纷时,有规范的手续文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9.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是消费者有意识地消费消费资料和劳务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这一内容的教学有四点应该特别注意。
1.消费心理的含义。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要考虑一些问题,如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以什么方式消费?消费后自我感觉如何?等等。这些总是伴随着消费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这种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心理。
2.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教材重点讲了心理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但并不是忽视或否认客观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人的消费心理的形成是客观因素(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和主观因素(个人性格、爱好、兴趣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对消费和消费心理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各种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消费行为中的具体表现。不同的消费心理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是共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只不过可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突出、表现得更鲜明罢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准确指出不同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消费心理,不同消费心理在消费行为中的具体表现。这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进行具体分析。
4.研究消费心理的意义。由于消费心理对消费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引导社会消费时,要注意对消费心理的引导,使人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教师在介绍消费心理时要注意,教材主要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如果细分,还有其他消费心理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求名心理、求好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求实心理、求廉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好癖心理等。这些消费心理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0.关于消费水平问题
消费水平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从宏观上来说,消费水平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平均享用的生活消费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从微观上来说,消费水平指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在某一时期所获得的消费对象的数量与质量,或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某个时期的生活消费获得满足的程度。
消费水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数量,反映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它可以用货币表现,如人均消费支出多少元;也可以用实物表现,如人均多少粮食、肉、蛋、奶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就是狭义的消费水平。
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经济型轿车和中、高档轿车同样可以满足人出行的需要,但价格差距很大,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也有很大差距,所以,反映出的消费水平也就不同。
更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还包括消费环境等,如购物环境、居住环境等。
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最终表现为人们的健康水平(如国民平均寿命、成人生病率、婴儿生长率、人口死亡率等)、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享受水平,反映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满足程度。消费水平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标进行测定。
11.关于消费结构问题
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消费结构具有实物和价值两种形式。
实物形式的消费结构,是指人们消费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
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是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生活消费中的各项支出。
一般来说,实物消费结构决定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并不一定能完全准确反映实物消费结构。因为,一方面,在实物消费结构中可能有些消费品是自给性产品和劳务消费,这一部分消费在价值形式上得不到反映;另一方面,同样的消费品(包括劳务)受市场供求影响,价格会发生波动,反映在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中,货币支出的变化不一定意味着实际消费品数量的变化。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实物形式的消费结构与价值形式的消费结构完全等同起来。
消费结构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消费结构是从整个社会(比如一个国家)考察居民的消费结构。微观消费结构是从单个家庭、个人着眼考察消费结构。微观消费结构是基本的,它是宏观消费结构的基础。
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按人们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方面,可以形成吃、穿、住、用、行等形式不同的消费结构。这种形式的划分比较具体和直观,便于计算和统计。目前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这种划分方法。
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很多,就经济因素来说,主要受到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以及人口数量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考察消费结构的变动,国际上通常引用“恩格尔系数”加以说明。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
这个系数最大为小于100%,也就是说食品不可能取代其他消费项目;最小不为0,即食品消费不可能为0。一般地说,这一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结构层次越低;而系数越小,说明消费结构层次越高。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我们称之为温饱型);在40%~49%为小康水平;在20%~39%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12.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6个部门在1999年启动了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中国消费者协会把2001年定为“绿色消费主题年”。日本于2001年4月颁布了《绿色购买法》。类似的活动正在全球兴起,它们推动着绿色消费进入更多人的生活。
1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由生产决定的。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具体可做以下分析。
首先,生产决定消费。
一是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二是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三是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其次,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一是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二是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三是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四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14.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
(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2)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表现。
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和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第三,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
(3)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表现。
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第二,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状况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4)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消费过程,共同组成物质生产总过程,形成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理解社会生产总过程,可以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
15.保护私人财产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秩序。一切合法财产都应得到法律的保护。不管是公有财产还是私人财产,都要保护,而且必须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如果在法律中只有对公有财产保护的规定而没有对私人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有财产与私人财产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那么就很难设想一个既有公有投资主体、又有非公有投资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会走上顺利发展之路。
第三,在基本经济制度下,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存在竞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协作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二者协作和相互补充的结果是双赢,而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保护私人财产不仅对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对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样是有利的。
第四,从各级政府到各个公有制企业都必须懂得,公有制经济不能靠剥夺、侵占、强制购并等方式损害私人的合法权益,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公有财产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而侵占私人财产的行为同样违法。
16.法人、自然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
根据设立的目的和活动内容划分 |
1.企业法人:以营利为目的。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混合企业、私人企业。 2.非企业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
17.“信用缺失”使我国经济损失惊人
“信用缺失症”成为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
全国约有1.5万亿元企业“三角债”。 企业间的“三角债”是当前企业缺乏诚信的主要问题之一。
恶劣的信用环境,就像一只邪恶的手卡住了企业的脖子,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目前全国很多企业被迫采用现款支付,因此增加的财务费用每年有2000亿元左右,信用危机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合法避债竟成主要赖账手段。一些企业把改制、资产重组当成合法逃债的手段,有的地方甚至公开推广这一“经验”。
造假造成2000亿元损失。 造假是信用缺失的典型表现。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国家审计署曾对1290家国家控股企业的资产损益表进行过分析,发现68%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严重不实,违纪金额超过1000亿元。
据专家介绍,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
18.非银行金融机构
指从事金融业务而不具有创造支票存款能力的金融机构。它主要有五类: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
不具有创造支票存款能力即不能创造支付能力,这与银行创造支付能力不同。例如,一居民存入银行100元,银行可拿出80元贷给企业,企业暂时不用,把80元又存入银行,银行又可把80元再贷给其他人,就是创造支付能力。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只能一次性支付,是金融类的消费,即在整个货币创造链条中,不具有派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功能。
19.股票
是一种主要的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的股份资本所有权书面凭证。股票的持有者即为股份公司的股东,有权分享公司的利益,同时也要分担股份公司的责任和风险。股票作为股份资本所有权证书,投资入股并取得收益的凭证,其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不是真实的资本,而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虚拟资本,只代表资产所有权,是一种集资工具及股份公司产权的存在形式。股票一经认购,持有者就不能要求还本退股,但可在证券市场上转让、出售。股票上面一般写明公司的名称、设立登记的日期、每股金额、股数、股票发行日期和股票发行者的董事长的签名。
按不同的标准,股票可以分为优先股、普通股,记名股、不记名股,有面值股票、无面值股票,单一股票、复数股票等。
20.红利
普通股股东所得到的超过股息的那部分利润称为红利。股份公司在派发优先股与普通股的股息后,常将盈余的部分作为红利分配给普通股的股东。股东之所以认购普通股,其目的也在于获得红利。
21.基尼系数及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联合国有关组织认为:
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
在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
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克服了其他测定方法的不足,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大小的最通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目前我国,20%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42.5%的财富,东西部地区年人均收入差距已超万元。从基尼系数来看,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18;199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37,依国际公认标准看,还属于比较合理状态。然而事过两年,至1996年就突破了警戒线,达到0.424,到1998年又进一步升高到0.456,已走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危险区域。这已成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22.预算与决算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区别:(1)含义不同。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决算是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2)地位和作用不同。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实现国家的职能;而决算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一年经济工作的得失成败。
第二.联系:两者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都可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又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二者相辅相成。
23.关于税率
所谓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即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我国现行的税率,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的税率,是税负横向平衡的重要体现,使用范围比较广泛。
二是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同一征税对象,随应税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按照税率的累进依据的性质,累进税率分为“额累”和“率累”两种。额累是按征税对象数量的绝对额分级累进,如所得税一般按所得额大小分级累进。率累是按与征税对象有关的某一比率分级累进,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如土地增值税。
三是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率。它实际上是比例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
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其自然单位,也可以是特殊规定的复合单位。前者如煤炭以吨数作为计量单位,后者如大型电力以千度为计量单位。
关于税率问题,只要求学生知道增值税实行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
24.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生产和经营中新增加的价值征收的税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增值税制度。在增值税的征收中,采取先按商品销售收入全额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再从中扣除掉进项税款(通常以购进发票上注名的税额为准),余额交给政府。增值税中进项税款的扣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只允许扣除购入的原材料等所含的税金,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二是所有外购项目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内,所含税金都允许扣除。理论上通常把前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后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明确提出完善增值税制度,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有利于鼓励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25.比例税率分类
在实际的运用中,比例税率分为统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两种。统一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只采用一个税率,所有的纳税人都照同一税率纳税,如企业所得税等。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差别比例税率按使用范围又可分为:①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如增值税、消费税;②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比例税率,如营业税;③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比例税率,如农业税;④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即在税法规定的统一比例幅度内,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情况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如营业税中的娱乐业税率。
26.定额税率的四种表现形式
(1)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按照不同地区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具有调节不同地区之间级差收人的作用。
(2)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一定标志分为类、项或级,然后按不同的类、项或级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
(3)幅度定额税率,即在统一规定的征税幅度内,根据纳税人拥有征税对象或发生的课税行为的具体情况,确定纳税人具体的适用税率。如资源税中固体盐10~60元/吨。
(4)地区差别,分类分级和幅度相结合的定额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在按照地区差别或分类分级定率的前提下,实行有幅度的定额税率,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等。
27.我国的税法
税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税法指的是经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
所谓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例如,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属于税收法律。
所谓税收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地方立法机关根据其职权或根据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目前,我国税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税收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和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地方性税收法规两部分构成。税收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高于税收行政规章。
所谓税收规章,是指国家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地方政府根据其职权和根据最高行政机关的授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在我国具体是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以及地方政府在其权限内制定的有关税收办法、规则、规定和实施细则,它也是税法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法规。
1997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二编第三章增设了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共计12条。它吸收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基本规定,对税收犯罪法律责任的设定比较全面、集中、系统。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税收征管法和行政处罚法等,也对税收违法者的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作出明确规定。
28.资源配置手段
计划调节的优点是:能从宏观上保证经济的协调运行;能对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能在收入分配上兼顾公平。计划调节的缺点是:难以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信息传递容易失真、扭曲;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缺乏动力,缺乏活力。
市场调节的优点是:能够对市场供求变化作出灵敏、灵活的反映;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能够给市场主体以强大的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等。市场调节的缺点在课文“加强宏观调控”部分有详细的介绍。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各种资源配置方式,既不要盲目崇拜某种方式,也不要盲目贬低某种方式,而要认识到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29.政府与市场
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强化了行政干预的功能,弱化了服务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我国政府与WTO相应规则存在较大偏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即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要调整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即政府给企业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
打个比方,就是政府给市场主体修一条路,这条路又宽又平,中间有警示、横线、检查站。企业就是汽车,什么时候出发、选择什么路线、什么时候到达,是企业自己的事。所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就是“政府把路修好,企业把车开好”。
30.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
二者相同之处: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二者区别。第一,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预算实现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实施的。第二,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31.市场准入规则、交易规则、竞争规则
市场准入规则是对进入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对象进行的规范。市场准入包括进入市场交易的人员、企业、组织等要符合准入条件,以及进入市场的产品要符合市场基本要求。凡不合格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保证交易安全和市场有序。
例如,针对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的资源浪费、价格偏低、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情况,坚决关闭资源枯竭、煤质低劣、无安全保障的矿井。
竞争规则的核心是公正、公平,各个市场主体要在同等规则下公平竞争。
例如,国内六大空调厂家曾在南京宣布组建利益同盟,统一空调价格;中国民航总局一度要求所属民航公司禁止机票打折,实行统一票价;2000年6月,9家彩电企业在深圳擅自成立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推出彩电最低限价措施。这些行为违反公平竞争原则,使价格这一市场信号失去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功能,造成价值规律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再如,有的地方政府曾经宣布禁止外地打工人员从事某些行业,这一措施损害了外地打工人员的利益,还损害了当地的用工单位的利益。这种规定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用不到工资更低、技术更好的劳动力,结果是降低了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坑害了当地经济。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利用行政力量的介入,造成竞争的不公平,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市场交易规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市场交易原则是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交易活动的章程。有了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上的各种交易活动便有章可循,买卖双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市场交易活动必然无秩序,陷入混乱。市场交易原则的基本内容有: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市场中强买强卖、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行为,都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
32.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否付费和付费多少,社会主体对公共物品均可获得等量的、相同的消费,因而各类市场主体对公共物品既都需要,又都不愿独自投资。公共物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因其无法形成市场价格,因而很难像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来供给,而只能由公共部门来提供,从而使提供公共物品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私人物品的产权是明确的,它具有独占性、排他性等特点,从而使私人物品的消费也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主体不能同时对同一私人物品进行相同的消费,不同的主体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能够分开的。
公共物品由于具有消费上非排他性,会引起需求与供给无法自动通过市场机制相互适应的问题,人们便会“搭便车”“占便宜”。比如路灯服务,大家都不愿付费,心想只要有人付费,我就能免费加以利用。这样,结果便可能是大家谁也不去付费,街上不再有照明,路灯的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靠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易”去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由于“交易成本”太高而在实际中难以行得通。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职能是组织“私人物品”的供给,而政府的职能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
33.绿色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重要的经济核算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了校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耗竭、矿产品耗竭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等折合成美元,再对GDP进行核减,形成绿色GDP,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在我国,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市早已明确要求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
34.循环经济
在技术层次上,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另一种模式,即“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流动模式。其核心是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它的技术经济特征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对生产和生活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发展循环经济是消除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必由之路。
35.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因此,它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它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把“双刃剑”。这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方面理解。
第一,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推动全球化的信息技术基本掌握在他们手里,世界金融中心基本集中在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活动使用的货币是以美元为代表的货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尽力拓展其资本和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份额,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旧经济秩序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世贸组织官员曾说:“富裕国家向贫穷国家商品所征收的关税,事实上比他们向富裕国家征收的关税还要重,比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关税要重两倍。”这导致世界经济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40年前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比30:1,而到2001年已上升到74:1;最不发达国家由20年前的20多个上升到48个。
第二,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是同时并进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新技术、率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先发优势,竞相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经济实力。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发展的滞后性突出,有的甚至陷入危机,因而形势更加严峻。
第三,目前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所以这些规则主要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意志,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发展中国家为适应这些规则付出了痛苦的代价,而且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
另外,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力图把经济全球化纳入他们设计的框架和轨道,为资本全球扩张目的服务。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美国“将成为人类最后惟一的帝国”。 2002年4月7日,英国首相外交顾问罗伯特·库伯在《观察家》上发表《后现代国家》一文中提出:要通过新帝国主义的三种形式控制当今的世界局势。其中一种形式就是全球经济的“自愿帝国主义”。所谓“自愿帝国主义”是一种经济手段,它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向那些希望重新融入全球经济并进入投资和繁荣良性循环的国家提供帮助。前提条件是,要“同时向他们提出要求,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获益,它必须自我开放,接受国际组织和外国的干预”。
对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大量的资本、技术流入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应对得当,能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又能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发展中国家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36.中美贸易差额
做生意讲究互利,中美双边贸易额在25年中增长了50倍,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市场对美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中国也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让美国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随着中美贸易额的直线上升,贸易摩擦随之而来,突出的贸易问题是贸易差额问题。按美方口径计算,2002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1031亿美元,中方口径计算是427亿美元。其实中美贸易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贸易关系都已经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增长,中国掌握的美元外汇越来越多,而且其中多半是购买的美国国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向中国施加压力,让中国改变汇率,就会影响人们对美元外汇储备的信心。人民币一旦升值,外汇储备就会缩水。若中国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则会引起证券市场的混乱,甚至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从美国市场撤资,导致美元危机。如果中、日等对美国出口的大户国家不买美国国债,美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资就必须付出更高的利息,这对美国不利。所以,中美经贸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美国的对外贸易不仅对中国,其实与许多国家都长期维持着贸易逆差,为什么又说它是最大的受益者呢?因为这些国家虽然通过向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换来了大量的美元,但最后这些国家不得不再把美元投入美国市场,购买美国的国债、股票等,给美国经济“输血”。通过这种方式,美国既可以从世界上获得廉价的原料和制成品,又可以从这些出口国借得大笔钱来消费和投资。当美国的外债欠得太多时,又可以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操纵货币政策,使美元的吸引力下降,从而主动影响国际市场使美元贬值,向外国转嫁债务。因为掌握大量美元资产的债权人的财产缩水,也就等于替美国承担了债务。
当然,中国并非只输不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对美国出口的增长有密切关系。中国向美国的出口数量虽大,但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少,只能靠价格优势和赚取低廉的加工费加入国际市场。由于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中美经贸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中。中国要想掌握主动权,必须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开发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7.中国要求主要贸易伙伴给予市场经济地位
截至2004年6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只有泰国、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5个国家。欧盟、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贸易体,还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他们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所谓“非市场经济”,作为法律术语,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国家的反倾销法中,“非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指那些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产品的价格由政府决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国家。反倾销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案中计算该国产品的实际成本时,就会采用第三国即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成本数据,用第三国同类产品的价格与出口国产品价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倾销的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国的相应原始数据。这一做法使我国出口企业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为替代国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不同,生产成本也不相同。如新加坡劳动力价格是我国的二十倍。截至2004年2月,中国遭受外国反倾销调查600起,属全球之最。我国积极应诉的胜诉率仅为35.5%。随着中国的出口产品不断被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免遭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确保外贸增长的关键所在。
我国已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为什么至今在WTO的147个成员中,只有中国受到这种歧视性待遇?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中国入世谈判遗留的问题。我国在入世谈判时,从大局出发,在特定的条件下接受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认定。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5年内,企业在受到反倾销调查时必须提供证据证明有关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在中国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否则,就按非市场经济对待,以第三国数据裁定是否构成倾销以及倾销幅度的大小。既然当初谈判时中国同意其他成员可以在2015年以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现在又多次在各种场合要求一些重要的贸易伙伴给予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现在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有96%以上的商品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客观事实。他说,中国曾经走过计划经济的道路,我们那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整个工业都是计划生产、计划销售。但是,现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业品的指令性计划只要五种,而且这五种还是不完全的。因此,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客观事实。
38.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有何变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我国出口商品的总体构成中,从商品大类来看,初级产品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前的53.6%下降到2001年后的10%以下,同期工业制成品比重则从50%以下上升到90%以上。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动物出口近5年中比重持续下降;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其他初级产品出口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和比重。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近5年间在全部商品出口比重中增加了12个百分点,成为近几年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学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的出口,则保持稳定增长,相对比重有所下降。
第二,从劳动、技术密集程度看,我国在巩固发展轻纺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显著提高。一方面,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上升。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食品竞争力有所增强。另一方面,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97年的32.5%和8.9%上升到2002年的50.2%和20.5%。尤其是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较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由1977年的4.9%上升到2002年的39%。目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前四个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40.9%和51.4%。特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2003年l~7月出口达950.97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2%。
扈文华收集整理